2016 2號(25.5*17.5CM) 油彩畫布

清代的古蹟與附近的高架橋與各式招牌比鄰而居,相信是許多人過往經過台北車站的記憶,畫家利用高架橋與前景草皮地面所形成的橫向線條,再以大小長短不一的電線桿、招牌、路燈建築物做為垂直線,直線與與水平線交互穿插,架構了整體畫面,利用垂直的電線桿將主體聚焦在中間的北門古蹟上。

全畫以長短不一的方形色塊,簡化了複雜的背景,這些筆觸與色塊好像是音樂裡高低不一的音符,串起整首樂章,以暖灰色為基調,鋪陳出台北悶熱的空氣氛圍,遠近之間灰色調的比例,與彩度的高低,利用不同大小深淺的筆觸拉出了空間分明的層次,在灰色主調中局部加入紅、黃、藍、綠等高彩度的小色點,鮮活了整體畫面!而左下角的紅色的簽名,與上方主題背景的紅色系有著視覺上的平衡效果!

每一個色塊,每一個點、線、面,都是精心的佈局與考量,印象派畫家塞尚說:「畫畫並不代表著盲目地去複製現實,它意味著尋求各種關係的和諧。」一般人總是認認為畫的「像」「漂亮」就好;但是對於真正的藝術家,會考慮主體和四周之間的關係,找到適合的平衡點才能下筆,面對複雜的景物,關鍵在於取捨,取捨是一種美學,更是一種哲學!

繪畫的「取捨」是一種藝術,人生中也有許多的部份不也需要「取捨」嗎?我們的手掌握緊時,只能抓到一小部分,當你放開了手掌,所能擁有的是更寬廣的無限,這又是另一種智慧了!

(文/慕光藝術)